鼻梁上架着金丝眼镜,说起话来清晰流畅、慢条斯理的,给人一种文质彬彬、温文尔雅的感觉,像个老师或学者。他年龄不大,三十多岁却有着十多年的创业经历。如果从读高中卖水果挣学费时开始计算,他的“从商时间”竟然有二十多年了。
他就是贵州中科易农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孔轲,让我们走进他的人生故事,体悟这位黔西南青年从北京到贵州创业的酸甜苦辣、风雨征程。
黔西南山水孕育其成长
孔轲1985年出生于贵州省晴隆县一个普通的小村寨。晴隆地处贵州省黔西南州,山水黔西南,处处是风光。八十年代中期,正是改革开放如火如荼的年代。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让农村焕发出勃勃的生机与活力,老百姓手里有粮,脸上有光,信心十足憧憬着美好的未来。
孔轲排行老六,又是最小的幺儿,六姊妹的生活费、学费全部压在父母的双肩上,艰辛可想而知。父亲是民办教师,母亲是普通的农村妇女,全靠他俩的双手支撑起一家八口人的希望。尤其是每到开学季,几个人的学费往往令父亲母亲发愁,只有找亲戚和朋友借来应急。
父亲经常是上完课就匆匆忙忙往家赶,到田间地头去忙活,帮助母亲干一些男人干的重活路,忙到夕阳西下才回家。吃晚饭时,天已经很黑了。拖着疲惫的身子沉沉睡去,第二天清晨又翻山越岭赶到学校去上课。这就是改革开放后那一批农村民办教师的普遍写照:挽起裤脚下田就是农民,穿上鞋子走进学校就是老师。父亲干了十年的民办教师,得益于党的优良的教育政策,顺利转为公办教师,成了吃“公粮”的人。公办教师既有工资待遇的增加,又有身份上的认同,让父亲更加有了底气和硬气,他用勤劳的双手,既握粉笔,也握锄头,信心满怀一直干到退休。他一辈子最自豪的事情,就是六个子女,个个通过读书,走出了家乡,谋到了一份体面的工作。
穷人的孩子早当家,这句话千真万确。因为生活环境所迫,八十年代农村的孩子都是大的带小的,哥带弟,姐带妹,一起上学、一起放牛。有时父母因为农活上山去了,只有自己学会着去做饭、炒菜乃至洗衣服、喂猪牛羊等,几乎样样家务活一学就会。
孔轲是个早熟的孩子,他从小目睹父母的辛劳,从心底里觉得一定要改变。为了减轻父母的压力,初三开始给小学四五年级学生代课,读高中时就尝试着到镇上去卖水果挣学费,学费和零花钱都是自己解决的。他的商业思维和执行力,在高中就开始形成了。那时懵懂的心灵里,有一个淳朴挚诚的理想:一定要发奋读书,走出家乡,报答父母。
他的学习成绩总体是比较优秀的,尤其是语文成绩拔尖,但数学成绩严重拖后腿。不是因为数学,他说自己上985乃至北大清华都有希望。数学的滞后,依然让他考到北京上大学。
北上京华,北上首都,一个山沟沟里的稚嫩青年怀揣着纯真梦想,奔赴京城,儿时走出大山的目标已经实现,他坐在北上的列车上,内心波涛汹涌难以平复。
北上京城求学打下根基
从云贵高原踏入北京城,孔轲第一感觉就是:北京太大了,太平了!天下竟然还有如此大的地方,以前真是“坐井观天”啊!见的世面小了,真影响一个人的格局和胸怀。他打算好好度过大学四年的光阴,达到既学习到知识,又能够掌握一项社会技能,为以后顺利融入社会做充分的准备。
京城的繁华盛景深深感染着孔轲,他觉得自己选择北京是对的,这座千年古都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和现代化的发展风貌,是中国任何城市无可比拟的。到北京才知道自己官小;同样,到北京才知道自己是多么渺小。多少智慧的头脑,在这座绚丽的都市里激烈碰撞,胜出者的比例是很低的,大部分人读完大学四年,只有打道回府重回家乡发展,竞争法则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。
大学教育是成年人教育,是为以后就业做准备的。孔轲决定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,多花时间和精力去参加一些学校的社团活动,一是多认识人脉,二是锻炼自己的交际能力。大学的学费、生活费数目不少,如果还要年迈的父母继续支持,他于心不忍。大学里找一份兼职做吧,或者在学校周边谋一份职业,孔轲开始着手准备。这时的他是班上的班长,又是学校学生会主席,每天的时间排得很满。
一个偶然的机会,孔轲认识了学校承包留学生公寓的一个韩国人,这个韩国人很会做饭,两人兴趣相投成了朋友。韩国人想在北京开一家地道的韩国餐厅,自己有30万,还差15万,孔轲看到了其中的商机。可自己是一个穷学生,哪里来的这么多钱呢?他灵机一动,想到班上一个家境较好的同学,他的父亲是国企老总,孔轲亲自登门拜访,用诚心和毅力取得同学父亲的支持。他着手为餐馆设置了科学、合理的股权架构,既让同学受益,也让自己和韩国人精诚合作,正式开始了创业生涯。
韩国人在烧烤料理这一块比较擅长,餐馆的生意非常火爆。在这个时期,孔轲为了经营好餐厅,经常参加各类应酬,每天要陪朋友喝酒到深夜才睡觉。大学后三年,他的大部分精力放在了社团活动和餐馆经营上,导致多门功课滞后,好在后来顺利毕业,感谢老师对自己学习上的无私关照。大学毕业时,孔轲就赚到了人生的“第一桶金”,但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取得优异成绩,没有获得优秀奖学金。人生就是这样,有所得必有所失。从走出校园的那一刻起,他就深深体悟到:人的精力有限,只能专注做好一件事情。
社会熔炉锤炼投身商海
大学毕业了,回首四年大学生活,孔轲才觉得校园生活是那么的美好和令人怀念。虽然学的是计算机专业,但感觉自己学到的只是皮毛,达不到非常专业的水平。毕业何去何从呢?是回贵州还是留在北京?是继续创业还是找一个工作上班?这时韩国人已经回国,餐馆已经转让,孔轲面临着人生的重大抉择。
如果在北京找一份工作,要猴年马月才能买房成家呢?况且父母也帮不了自己,经过几天的思索与考虑,他觉得只有选择创业,才是最适合自己的道路。关键他喜欢琢磨生意,也积累了一定的创业基础,义无反顾开始干吧。
经过对比选择,孔轲决定从茶叶开始着手。北京既有厚重文化底蕴,又有非常新颖潮流的现代化气息,茶文化比较浓郁。他决定从茶叶源头进行把关,远赴云南茶山收购茶叶。随后成立了北京二十四道香茶叶有限公司,在北京正式开启了茶庄茶叶经营的生意,茶室既可喝茶、卖茶,还能通过喝茶结识一些各个行业的朋友。孔轲为人真诚,豪爽大气,喜欢结交各类朋友。在做电商的过程中,为了拉到更多潜在的客户,他化身为求职者,应聘到《新京报》房产事业部上班,既学到一些新闻采编方面的知识,也认识了许多媒体和互联网方面的朋友。一年后他带着《新京报》的几个朋友一起创办了慢品时光网,进入互联网行业打拼。
北京创业十来年,是孔轲人生的黄金年华,那时每天激情澎湃,充满无穷的动力。既赚到了钱,最重要的是收获了一大帮各个行业的良师益友。此时的他开始静下心来思考:餐馆、茶馆、传媒、电商这些产业,都不是自己的产业,不能经营一辈子,只能当作人生历练的驿站。要拥有长久的事业,就必须拥有自己的实体产业。趁自己年富力强,还是抓紧做一个自己的产业吧,那才是人生追求的终极目标。他开始为下一步的发展进行深层次的规划与思考。
反哺贵州扎根农业发展
做什么产业好呢?他思考了很久,偌大的京城,竟然找不到适合自己做的。转换思维,他把目光投向自己的家乡贵州。山清水秀的贵州,最适合做农业产业。出外读书闯荡这么多年,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,为家乡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,也算是对家乡土地的一种报答和感恩吧。
2014年10月,原来电商公司的股东离开北京,在四川、湖北种植羊肚菌。经过考察:贵州的气候和土壤特点也适合羊肚菌种植,孔轲带着满腹的希望回到贵州。他立即赶赴毕节,把第一个基地建在了毕节长春堡镇王丰村,经过一年的攻坚克难,仿野生羊肚菌试验就成功了,给了他极大的信心和动力。
贵州中科易农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股东中,都是孔轲的朋友和团队的核心人员,他利用北京的投资公司进行控股,管理着中科易农旗下供应链平台及初、深加工企业,如今集团公司已经进入贵州省上市企业后备库,未来准备朝着上市的方向加紧迈进。
做产业,涉及到方方面面,比做某一个单项生意复杂得多。既要考虑员工的衣食住行,又要考虑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方向,还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产业的市场行情和走向。尤其是像孔轲这种既有种植、生产,还有深加工的企业,整个产业的上游和下游都必须协调稳步发展,一个环节出现问题,给企业带来的打击都是致命的。
众所周知,农业产业是一个周期长、见效慢、高投入的一个行业。甚至有人开玩笑说:农业是天底下最难做的产业。没有长时间的恒心和毅力坚持,很难收获成功。好在孔轲的人缘好,经常有贵人相助,一次次在最艰难的时候顺利挺过来了。
才创业的头两年,年底为了给员工支付工资,他被迫把北京的唯一一套房子都卖了,身上的钱还不够,危难之中,一个没认识多久的朋友立即伸出援手,化解了困难。还有一年,孔轲出差贵阳卖菌种,工厂不幸被大火烧了一半,毕节市长亲自出面协调,支持他搬家费十八万元。他在偶然情况下认识的一位香港忘年交,既给了他人生的许多高见,也引荐他认识了一些行业的朋友,成为他真正的贵人。
羊肚菌大规模推广种植成功后,还没有一个响亮的名字,时任贵阳市委书记的陈刚亲自取名:孔小菌。鼓励他扎实深耕食用菌产业,做专做精,做专做细科研、繁育、种植、深加工、销售为一体的专业化企业。
为人真诚、做事扎实,孔轲在产业经营中碰到的各类困难,都能得到省市政府和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帮助,给与中科易农集团极大的支持。孔小菌开始研发菌类特色食品,如红托竹荪乳酸菌饮料、羊肚菌鸡汤面等,以产业带动、订单式回收建立产业利益联结,带动广大菇农脱贫致富,不断探索食用菌深加工、食用菌大数据、供应链整合、食用菌产销对接等多维度助推行业产业发展。孔小菌”已逐步成为贵州省食用菌初、深加工产品的代表品牌。
如今,中科易农拥有自己独立的专利技术10多项,先后参与3项地方标准的制定,这件事整整用了八年时间。2021年企业产值已经达到5亿,交易市 场也达到8亿的交易规模,下一步企业将朝着乡村振兴“新名片”进行综合打造,创建贵州第一家农业品牌上市公司,成为菌类独角兽企业。
经历丰富独特不可复制
每个人的人生经历,都是不可复制的。孔轲才三十多岁,就经历了如此多的人生故事,这些都是用金钱买不到的。
创业的征途中,他看到形形色色的人物辉煌过,最后跌落了;也看到无数的精英为了所谓的利益,出卖着底线和灵魂。当然,更看到很多微不足道的草根创业者,为了理想和目标,在进行各种挣扎和奋斗......,社会是个万花筒,商场更是一个无形的战场,很多故事比电影电视还要精彩。
回首自己的创业之路,当年那个背着书包到北京求学的青年是多么的意气风发......,而当自己重整行囊踏上回贵州的路途时,变幻的只是时空,他觉得归来仍是少年......。为了梦想,为了证明给自己看,他牺牲了多年经营的“北京爱情”,也豪迈拒绝了不是自己认可的那份情感,一切只为内心,一切都可以重新开始。
在商业征途上,孔轲是一个风华正茂的成熟创业者,未来,他将用自己积蓄的能量,继续书写新的人生传奇。